高效团队会议的基本法则:PORIT 法则
-
计划:这里的计划包括:计划会议的时间(日期,开始时间,时长,结束时间),计划什么样的形式,计划的主题和目的,计划参会者需要提前准备什么等;
-
目的:会议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以及相关的主题;
-
成果:在会议结束时,需要有产出,甚至在会议开始前,可以与团队成员达成共识,本次会议结束是以产出什么样的成果为标志;
-
互动:初入管理层的职场人士在一开始组织团队会议的时候,最常见最容易犯的问题就是一言堂或者纯指令型会议,缺乏引导及聆听技巧,未能获取与会者的声音;
-
时限:这是很多人厌恶开会的最常见原因,拖堂。计划半天的会议可以拖到一整天,甚至于拖到半夜(经常听闻有团队的内部会议开到了凌晨一两点……)
1. 开会注意事项
1.1 会议开展前
-
与会者清晰了解团队会议目的,内容和安排;
-
与会者对需要思考的内容充分的准备;
-
与会者清楚的了解团队会议结束时应达到的目的;
-
与会者提前阅读会议中的相关资料或者数据;
-
根据目标制定会议的重点议程并知晓与会者;
-
提前根据会议目标确定好会议与会者;
-
根据会议目标以及与会者个人情况分配会议中角色分工;
-
将会议分工表提前知晓与会者并得以确认;
-
提前确认好会议所需的会议室,幻灯,数据及其他硬件设备;
1.2 会议开展中
-
团队成员需要学会清晰,简洁表达各自观点;
-
以“接受方原则”保持沟通(后续会更新关于“接受方原则”的文章);
-
充分聆听,给予彼此发言的尊重;
-
保持话题始终围绕团队会议需要达到的目的;
-
团队成员清楚认知团队会议结论,并明确各自任务;
-
在相互提问时,关注事实多于关注评价;
1.3 会议结束后
-
记录者将会议达成的共识知晓所有与会者,并得以确认;
-
与会者认真贯彻团队会议结论并开展工作;
-
与会者能够在之后的工作中及时反馈;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评论(0)